今天
4-1 第一节 认证节目的策划
1.拍摄技术要求
A.完整记录比赛过程,确保其真实性。
B.影音清晰成绩准确,有认证官的认证,确保其有效性。
C.项目规则,表现明确,确保其具有可挑战性。
2.了解拍摄项目
了解拍摄项目,列出项目的规则、道具、场地、参赛人、比赛过程等,每个环节清晰明了。
项目脚本设计:开场介绍团队->规则介绍->比赛过程->成绩认证->结束语
3-8 第八节 争议项目的仲裁
1.挑战现场的争议仲裁
A.首先由认证员处理。以客观事实为准,比赛视频查询为依据,公平、公正、公开处理。
B.认证员无法裁决的,由本校首席认证官裁决。
C.现场比赛中,首席认证官裁决为最后结果。
2.在线视频项目的争议仲裁
A.已经审核展示的挑战视频,由组委会组织力量复审。
B.若认证官错误,删除记录,计入认证官考核。
3-7 第七节 记录证书的签发
1.当前记录
A.挑战视频通过认证官审核,自动计算本节点成绩记录,新纪录会颁发本节点记录勋章、网络证书、记录海报
B.本节点记录自动上报上一级,成为赛区记录。继续上报上一级直至生成世界纪录。
2.历史记录
当前记录被打破,形成“历史记录”。无论当前记录还是历史记录都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见证。
3.年度记录
3-6 第六节 挑战成绩的认定
1.现场认证
必须多方反复核实成绩的真实性。可采用视频慢速播放,重新计数核实。
2.视频认证
A.QQ视频,Skype视频,AVcon视频会议。
B.远程认证过程要全程录像记录。
C.原始视频和数据,确保未经任何剪辑和修改也可。
3-5 第五节 项目的挑战过程
1.确定挑战项目
A.已有项目:理解规则->挑战
B.新项目:申报->通过审核,增设->挑战
2.挑战的准备工作
A.了解各级记录情况
B.认证管讲解项目规则,便于学生练习
C.准备挑战场地、道具及测量工具
D.确定团队分工(主持人、计时员、计数员、摄影师等)
E.准备视频拍摄器材
F.确定挑战活动时间
倡议:组建“伯乐社”
3.正式挑战
认证官确保过程和成绩公开、透明、符合规则,经得起公众验证。全程需拍摄纪录。
4.视频的制作与上传
3-4 规则篇
1.制定规则的意义
A.掌握规则,主导制定权、发展方向。
B.任何人可以申报新项目,成为“世界竞赛项目的规则制定者”,培养遵守规则意识和制定规则能力,主人翁精神,树立行业领袖理想。
2.项目规则的制定过程
A.确认项目尚未申报。
B.确认项目符合四个特点:可被测定、可被证实、可被刷新、可标准化(越少越好的项目,越多越好的项目等。
C.和学生共同讨论规则细节。成长-正能量,细节-高度认可,规则设定-三方斟酌,成长-经历。
D.用小范围挑战来检验规则。不同性别年龄学生挑战,考虑年龄适应段,男女是否分组等。
E.形成规范的项目申报材料。规则公正、无歧义、简单易行,受到同伴认可。
3.新项目的申报要求。项目名称-简洁,重点是规则描述清晰、详细、无歧义,测量工具“测量精度”,需提供英文名称和规则。
第三节 项目设定原则
1.普适性
面向校园,适合全体师生及家长,杜绝安全隐患。
2.意义性
身心发展有益,多元智能领域吻合,项目喜闻乐见。
3.公平性
按年级分组,部分体育项目按性别分组,最高成绩为本项目的“擂主”。
4.规则化
全区域、全国、甚至全世界,规则简单、清晰、无歧义、无争议,所有人同等条件、同等方式。
5.可量化
结果要有准确的数据。
6.可视化
全程录像,不允许剪辑。
7.简短化
视频时间限制5分钟,最多不高于20分钟。超过20分钟,现场较大的、醒目的计时器同步计时,可以使用快进控制总时间。
1.学校赛区的组织
秘书组
认证组
技术组
宣传组
后勤组
安全组
义工组
2.活动方案:
活动背景
活动主题
参与对象
活动规则
挑战时间
场地
方式
奖励办法
竞赛项目表
第二章 组织篇
2-1 第一节 组织架构概述
1.平台的组织架构
A.学校平台-区县平台-地市平台-省市平台-国家平台-总平台
B.校级平台的角色与组织关系
学校赛区后台管理员:具有管理校级平台权限、首席认证官和认证员的权限
学校首席认证官:项目的审核和新建项目的申报。一名或多名首席认证官,负责本学科相关记录的审核把关。
学校认证员:现场认证、制作视频和上传视频
2.组委会组织架构
A.校级组委会-区县组委会-地市组委会-省市组委会-全国组委会-国际组委会
2-2 第二节 全国赛区的组织
2-3 第三节 主题赛区的组织
2-4 第四节 区域赛区的组织
2-5 第五节 学校赛区的组织
学校首席认证官:
创设“校园No.1智慧云平台”
创建“校园No.1实验班”
创办“校园No.1品牌电视节目”
创立“校园No.1发展基金会”
校园No.1的设立旨在通过学生、家长和老师自创比赛项目,使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,充分挖掘自己的独特潜能,并给学生在全校、全区、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潜能的契机。
第一节 “校园No.1”的缘起
教师:马云涛
1.2004年 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“校园吉尼斯网络支持平台”
2.2006年 “校园吉尼斯网站”学校版 http:/edujns.com
3.2012年 K12共建“校园No.1”平台(Worl Campus No.1 Conetest)
4.官网域名:http://www.campusno1.com
5.与吉尼斯区别:
A.相同点:申报认证制、不设门槛、规则公开透明、成绩精确量化、激发个性潜能。
第二节 “校园No.1”的理论依据
教师:马云涛
1.美国心理学家 加德纳 ”八大多元智能“理论
A.语言智能
B.逻辑-数学智能
C.空间智能
D.动觉智能
E.音乐智能
F.人际智能
G.内省智能
H.自然观察智能
2.马斯洛 ”需求层次论“
生理需要-安全需要-爱与归属-尊重需要-自我实现
3.学校教育的宗旨: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。
更强、更高、更好、更奇妙,创造卓越,挑战极限。
第一节 “校园No.1”的缘起
教师:马云涛
1.2004年 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“校园吉尼斯网络支持平台”
2.2006年 “校园吉尼斯网站”学校版 http:/edujns.com
3.2012年 K12共建“校园No.1”平台(Worl Campus No.1 Conetest)
4.官网域名:http://www.campusno1.com
5.与吉尼斯区别:
A.相同点:申报认证制、不设门槛、规则公开透明、成绩精确量化、激发个性潜能。
B.不同点:
记录覆盖范围:校园No.1从班级到世界范围;吉尼斯仅世界层面。
记录认证操作难度:校园No.1网络视频认证易操作;吉尼斯需现场认证难度大。
记录认证时效性:校园No.1网络实时认证;吉尼斯需半年左右。
挑战项目的适用性:校园No.1强调教育性及安全性;吉尼斯较多危险和成人项目。
活动组织成本:校园No.1几乎零成本参与;吉尼斯需要较大开支。
理念推广:口号
视觉推广:发文,标志 拇指徽章
文化推广
网络推广:微信公众号 微博
跨界合作
.MP4格式
格式工厂:MP4添加转换的文件
AVC 720
比特率:1024
记录真实性、有效性、可挑战性
保留认证官的画面,有指导老师的最好保留指导老师的画面。
认证官、项目名称、参赛人、 项目支持团队、指导老师等
推拉摇移跟甩镜头
推镜头:变焦镜头、推动摄像机机位
摇镜头:上下摇、前后摇、斜摇
新项目申报的要求:
1、确定项目未被申报
2具有四个特点
3、和学生一起讨论规则